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文章 > 首页新闻 > 正文
养老院里来了“90后”,一线社工变身养老院院长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老年人真正需要什么?

年轻人如何和老年人沟通相处?

当80多岁的“老小孩” 碰上 “90后小家长”,

会带来怎样的养老情景?

80多岁“老小孩” VS “90后小家长”

一部都市家庭剧 《八零九零》带我们走进了养老院,看年轻人如何和老年人沟通相处。相较于以往专注老年群体的养老题材剧,《八零九零》以青春碰撞暮年,开创性地以年轻视角解构养老问题,不仅让养老题材剧年轻化,更展现了年青一代在养老问题上的责任和担当。

“90后”叶小妹(吴倩 饰)的奶奶临终前,把“阳光之家”养老院交到了小妹和过三爽(白敬亭 饰)手中。养老院规模不大却很温暖,里面住着一群性格迥异的老人。背负儿子债务的“金牌大厨”过爷;渴望长寿、痴迷保健品的长生;一辈子爱吹牛打扮,不愿面对“变老”的胡梦。孩子般的80岁碰撞了不起的90后,一方面给养老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却也跟老人们冲突不断。

现实中,也有许多类似《八零九零》里的“90后”叶小妹一样,在养老院里当起了“大家长”。

爱与责任重塑养老新理念

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藤街道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白藤中心”),就有这么一位“95后”院长,她以扎实的专业能力,致力于让院内老人享受到舒适的“颐养生活”,甚至带动着一班“95后”细致守护着院里的长者。

这个96年的姑娘叫张小梅,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她,毕业后机缘巧合之下投身到养老事业中,加入了白藤中心,从一名医务社工转变为养老一线社工的角色,尝试着把医务社工的经验融入到老年人服务中,以社工理念与养老服务融合出服务价值。

“记得刚来白藤中心任一线社工兼护理部主管时,里面都是全新的,24张床位,只有2位特困老人入住,分别为一位能自理与一位不能自理的长者。老人家每天的日常是吃饭、睡觉、看电视。院内环境虽然很新,但是却格外冷清,可以用死气沉沉来形容。”小梅回忆。

为了给院内增添色彩,让长者感受到浓浓的温暖,她与员工兴致满满布置了周围的环境:清新的植物、喜庆的灯笼、长者的专属相框等等,并邀请长者一起装饰院内,一点一滴构筑起院内独一无二的温馨画面,慢慢地,院里的长者越来越多,从24张床位变成了59张床位,白藤中心变得热闹起来。从一名“护理小白”成为院长后,张小梅更加奋力付出,为了让长者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小梅在白藤中心搭建了一支包括护士、护理员、厨师、安保在内的养老服务团队。但她深知由于团队中存在的年龄差异和代沟等问题,既要让每一位同事发挥所长,又要让每一位同事都做到“以长者为核心”这个过程难乎其难。为了解决这个痛点,她不断地多方协调团队组建个案管理小组,围绕长者的情况展开讨论,集合各个专业来为老人家“排忧解难”。

小梅说:“我们照顾的是一位老人家,而不是一种疾病。”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不断地努力推进,从各个岗位的“各尽其职”到“互帮互助互爱”,从个别化到集体化,养老服务团队的团魂逐渐形成,一个个“爱老护老队”身影奔波在各个老人家的房间里、走廊里,服务着每一位老人家。

然而总会有人质疑“你这么年轻,为什么要选择养老行业?年龄这么小,能做好养老吗?”

在小梅看来,选择养老行业不仅是想探索与追求生命的价值,更多的是想改变老年人照顾的刻板印象,改变养老服务里的负面印象与古板印象。但想要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小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让养老事业注入更多的年轻力量,让社会工作汇注更多生命的意义,生命影响生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年龄不代表什么,未来会有更多的90后、00后投身养老事业,一起为养老做贡献。”她相信,坚守与信任是建立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之中的,自己一定可以用行动证明,90后可以给养老院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精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