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中心大局,以品牌引领为核心,以项目推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山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为建设浙皖赣闽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慈善力量。
品牌赋能聚合力
衢州市将慈善品牌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构建起辨识度高、公信力强、影响力广的慈善品牌体系,有效提升慈善事业的凝聚力与感召力。市级层面立足“南孔圣地”历史文脉,提炼“崇贤有礼 善行三衢”总品牌;各县(市、区)结合地域特色培育子品牌,柯城区“三川汇聚 柯城大爱”、龙游县“瀫水之滨 善行龙游”等特色品牌应运而生,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品牌矩阵。
依托品牌效应,衢州市不断拓展募捐渠道。以市慈善联合总会为枢纽,设立儿童友好专项基金等10余个专项基金,营造“人人慈善”的浓厚氛围,近三年全市累计筹集善款8000余万元。同时,借助山海协作机制,深入开展“招善引慈”,加强与杭州、绍兴等地对接合作,累计签订慈善协议160余份,成功引进市外慈善资金5500余万元。
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衢州市创新推出“爱暖银龄、爱护未来、爱筑医路、爱化残障、爱伴无忧”五大项目品牌,精准对接民生需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累计汇集慈善资金4700万元,实施圆梦助学、鄞衢助医、助农增收等各类慈善项目120多个。其中,市慈善联合总会“慈善助医,共促健康”项目成效显著,已资助困难家庭患者5740余人次,发放救助款2486万元,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慈善温度。
着眼大局强服务
衢州市开展“救助+慈善”融合发展全市域试点,通过救助平台升级、主动发现需求、救助服务解困、慈善阵地赋能、汇聚帮扶资源等行动,推动救助与慈善深度融合。近三年来,“救助+慈善”融合模式已汇聚价值3620万元的救助帮扶资源,有效提升了服务类社会救助效能。
围绕扶老、救孤、济困等重点领域,衢州市精准落地系列慈善项目:建成老年幸福食堂60多家,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实施“筑梦未来”助学项目,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学生10950人次,发放助学金1096万元;推进“善居工程”,完成880多户困难家庭住所改造,让群众居住更安心。
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与定点帮扶号召,衢州市主动投身对口支援工作。近三年,市慈善联合总会在医疗救助、灾后重建、残疾人帮扶等领域,向四川、新疆等地开展公益项目10多个,累计投入资金超370万元,将衢州温暖传递至西部大地。
夯实基础激活力
衢州市以组织培育和人才建设为抓手,激活慈善事业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市慈善联合总会的枢纽作用,联合各类慈善组织、乡村慈善工作站及公益机构组建慈善共同体,实现资源共谋、项目共济、品牌共创、信息共享。近三年来,新培育公益慈善组织60多家,全市公益慈善组织总量已达200余家,慈善组织网络不断完善。
为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衢州市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省民政厅、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及专家授课,重点强化项目策划、筹资募捐、财务管理等核心能力,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同时,开展公益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力打造“阳光慈善”,筑牢行业公信力。
以文化传播凝聚社会共识,衢州市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近三年累计推送慈善报道300多篇。强化典型引领,1名个人、1个项目和1个单位荣获第八届“浙江慈善奖”。此外,不定期举办慈善法宣讲会,实现慈善组织负责人及爱心企业代表全覆盖,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