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搭建数智康养场景 守护“银发生活”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以前总担心居家生活的安全问题,如今装上了门磁感应器、烟雾报警器等,一旦家里出现意外情况就会发出警报,物业人员能迅速赶到现场处理,心里感觉很踏实。”提及家里新安装的一系列智能设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锦绣街道锦绣社区的吴奶奶高兴地说。

老人感受到安全和便利,得益于柳州市大力推进的数智康养生态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柳州市以数字化智能技术建设为契机,深度链接医、康、养、护、械、药等要素,依托“社区+物业+卫生服务中心”模式,推广多类数智化产品应用,搭建起覆盖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的数智康养场景,将优质服务精准送到老年人身边。

数字科技赋能居家养老

“前段时间我在家不小心滑倒,防跌倒监测器自动给物业发了警报,工作人员马上打电话询问。”80多岁的黄先生独自住在鱼峰区白莲街道洛维社区桥园小区,患有高血压。今年,他的家中安装防跌倒监测仪等设备后,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桥园小区物业负责人韦敏灵介绍,小区2024年启动“物业+养老”试点,凭借环境熟悉、距离近的优势服务社区老人。“以前入户走访耗时久、易遗漏,现在有了智能设备,后台实时接收数据,能精准掌握老人居家和健康状况。”韦敏灵说,“一旦老人的血压异常,系统自动提醒,我们立刻上门。”

柳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在城中区静兰街道春风社区温馨花园小区、鱼峰区白莲街道洛维社区桥园小区等地打造居家智能化应用场景试点,结合15类160件智能化产品与“物业+养老”模式,24小时响应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

“睡眠疗愈”走红社区“银发圈”

“老人们常说睡不着、睡不好,我们就引进了AI睡眠疗愈舱,特别受欢迎。”城中区静兰街道春风社区数智康养中心负责人刘晓娟说,如今到社区疗愈室享受优质睡眠,已成为不少老人的日常。

除AI睡眠疗愈舱外,中心的“健康管理一体机”也让老人日常健康监测、体检更便捷。刘晓娟介绍,这款设备能完成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近的基础检查,涵盖血压、血糖监测和体质评估等,数据精准且能制订个性化健康计划。

以前,78岁的李爷爷体检时需要子女请假陪同去医院,现在在家门口10分钟就能完成检查,设备还会贴心提醒“少吃盐、多散步”。80多岁的张奶奶起初担心不会操作,经工作人员讲解,一次就学会了,如今每周都来检查,还跟同伴分享:“这机器操作特别简单,比去医院方便多了。”

“我们计划给智能设备增加语音提示,方便视力不好的老人操作。”刘晓娟说,中心还定期开设科技小课堂,教老人用手机查看健康数据,真正实现科技“无障碍”。作为柳州市数智化试点,春风社区数智康养中心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目标,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实现“老人有需求不跑路、服务主动进社区”。目前,柳州市78家长者饭堂、32家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均已引进高科技产品,让老人生活更便利。

用AI技术助力识别养老风险

借助AI技术及时识别老人跌倒等风险,有助于减少护理员巡查次数,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提供温情陪伴。今年以来,柳州市社会福利院通过一系列智慧化升级,悄然改变了传统养老模式。

“以前生怕摔倒了没人发现,现在有了‘电子眼’,我就敢放心用助行器走路了。”住在福利院的肖奶奶需长期康复训练,曾因担心摔倒不愿活动。安装AI视频监控系统后,她才放下心来。

“上次用助行器起身时不小心滑倒,警报声立刻响起,护理员很快就过来了。”肖奶奶说,后来才知道AI摄像头能自动识别身体失衡并报警,时刻守护安全。护理员胡燕群表示:“以前劝肖奶奶活动时她总推脱,现在不用我们说,她会主动按时训练,精神头比以前好多了。”

“系统报警信息会同步推送至护士站电脑终端并在楼层播报。”福利院护理组组长田晓华说,以前护理员大多时间都在巡查、记录,有了AI系统后,能腾出更多时间陪老人。这种“从忙碌到从容”的转变,既提升了工作效率,更让养老服务多了份“人情味”。

“过去是老人遇问题再解决,现在通过AI技术能提前识别风险、及时介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柳州市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除AI跌倒监测系统外,福利院还引入智能床垫监测老人睡眠质量,用手环实时追踪老人心率、血压,智慧设备正全方位守护着老人的安全与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