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大事,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潞邑街道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积极协调资源,让养老服务精准化、多元化惠及辖区每一位老年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走深走实,切实为民生“提质”、为幸福“加码”,打造家门口的养老“幸福圈”。
加快养老驿站建设
填补驿站服务空白
为给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养老服务,潞邑街道大力推进养老驿站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辖区养老服务体系。目前,辖区共有8家养老服务驿站,2024年,8家养老服务驿站与街道司法所、北京慈航医院、通州医院、徐辛庄卫生院等众多单位达成合作,为辖区老年人带来了法律、健康等多方面的知识。不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义诊、理发等公益活动共上千场,签约辖区内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共284人,为其进行每周一次的巡视探访服务和每月一次的免费理发服务。辖区内所有60岁以上老人均可前往心仪的驿站享受助餐、日间照料、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社区养老环境,今年潞邑街道将在辖区苏坨新村周边新增设一家养老服务驿站,根据社区及周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供助餐、文艺活动、精神慰藉等多领域、全流程的专业化服务,全力将各类生活所需和便利送到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嘴边和心间。
提升驿站服务水平
增加驿站服务温度
养老工作事关民生福祉,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近年来,潞邑街道各养老服务驿站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以辖区老年群体为中心,提供助餐及行动不便老年人的送餐服务,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智能手机使用、网购、抖音拍摄、养生保健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驿站活力,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拓展养老服务领域
提升家庭养老能力
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居家养老成为了很多老年人的选择。适老化改造可以进一步增加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让老年人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居家生活环境。为改善老年群体居住环境,减少老年人居家养老风险,潞邑街道按照区级方案要求针对居家养老为重度失能或重度残疾的60周岁及以上的本市户籍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设施改造,包括居室移动床、卫生间助浴设施、出行辅助工具等,同时提供定期上门照料服务并针对家庭主要照护人开展照料知识培训,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提高家庭对于老年人的照料能力,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近两年,潞邑街道为辖区80余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设施改造。
辖区居民赵先生年近六十,独自照料重度失能的八旬母亲,对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迫切。申请初期因不熟悉流程、沟通不畅,赵先生对改造产生抵触情绪。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向赵先生讲解改造政策和补贴标准,使其消除了疑虑。经多次协调,改造顺利完成,新增防滑地砖、扶手及智能监测设备,居家安全性和便利性显著提升。赵先生感动地说:“从卫生间改造到补贴申领,每个细节都替我们考虑周全,现在照顾母亲省心多了!”
下一步,潞邑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协调多方社会力量,因地制宜整合服务资源,引入专业机构运作,不断丰富居家养老服务菜单,实现服务需求与服务项目精准对接,最大限度满足辖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