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常青乐龄老年护理院护理员李楠楠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常青乐龄老年护理院护理员李楠楠,是一名扎根养老服务行业一线11年的90后。从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一直关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每年两会都会提出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今年她再次当选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继续关注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话题,并带来了关于解决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职称的建议。

  出台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职称政策

  经过长期调研,李楠楠发现阻碍养老机构发展、制约养老服务提升的一大问题是人才短缺,特别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招人难、留人难。她说:“目前,针对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短缺问题的社会支持还不够,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职称晋升通道不畅、工资薪酬偏低,普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需要完善政策来解决医养结合难点堵点问题,避免人才流失和断层。”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能力。李楠楠表示,有关医养结合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她建议出台专门的政策文件,就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职称评定、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内容进行规定,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李楠楠建议,打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职业晋升通道,新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职称评审专业目录,科学制定符合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职称评审标准,设立体现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公共服务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同时,完善医护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以此激励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多种方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目前,全国各地普遍缺乏养老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年龄也普遍偏大。据了解,江苏省养老护理员队伍总数稳定在5万人左右,其中只有约30%的人通过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省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35万人,养老护理人才缺口超过12万人。

  李楠楠认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完善养老护理人才政策支撑体系,吸引年轻人投身养老护理工作。

  此外,李楠楠还建议,可以通过“传帮带”来提升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借鉴支教、支农、精准扶贫等经验,让各市公立三级以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高技能人才到市民营三级养老机构进行传帮带,再逐个指导市二级、一级养老机构以及区县养老机构、乡镇养老机构等,从而提升基层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李楠楠介绍,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南通市进行了一些探索。2017年,南通市开始针对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老人开展“链式”养老上门服务。来自专业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等上门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洗澡,开展肢体按摩、机能训练、护理等服务。专业的养老机构“走出去”提供上门服务,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目前,南通市通过发展社区嵌入式护理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以及推进“链式”养老服务,打造完善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养老服务更便捷、更高效。

  对于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短板,李楠楠认为,农村目前存在“空心村”现象,不少老人跟随子女养老,需要推进异地养老服务政策,并做好相关政策和服务衔接,让这些异地养老的老人也能享受到专业化的服务。

  为养老服务事业贡献力量

  南通市常青乐龄老年护理院于2011年开业,是该市首家民办的医养结合护理院。2012年,李楠楠来到护理院工作。11年过去了,和她同批进来的同事陆续离职,就她一个人坚守了下来。李楠楠热爱养老事业,立志要扎根养老服务行业,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都会有变老的一天,善待老年人就是善待自己。”李楠楠对养老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她认为养老事业是服务“夕阳红”的朝阳事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我刚进护理院时,院里几乎都是退休护士。这几年,护理院来了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工作人员年龄结构有所改善,专业性和收入也有提高。目前,护理院有各类工作人员100余人,院里收住的老人约200位,90%是失能失智老人。”

  李楠楠希望用自己的耐心和热情服务好老年人,通过奋斗和努力诠释90后的担当,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她说:“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时代特别好,‘奋斗’二字永不褪色,我工作在养老事业的一线,希望能练就更强的本领,做养老行业新型人才,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李楠楠表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新的5年任期内,会继续为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发声,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养老事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