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文章 > 首页新闻 > 正文
2022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将发布,康养产业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康养城市是指以“健康”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康养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体育、文化、休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的生态环境良好,健康宜居,相关产业充分发展的特色城市。

康养城市指标体系是在“养老城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升级完成,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与草原局、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与研究编制,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各部委、各地方政府统计公报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权威数据。

康养城市的评价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5个一级指标为生态环境、医疗水平、产业融合、民生幸福、康养政策。

一、生态环境指标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康养城市首先必须是生态环境的优等生。康养城市必然是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健康、生态养生、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新型城市。

在这一指标体系里,空气质量、绿化率、适宜的温度、水源质量等都成为了重要的参照指征。天然氧吧、绿水青山,这是生态文明的形象代言。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生态环境是康养城市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

二、医疗水平指标

医疗水平是康养的基础保障,医疗是健康的基础保障之一,特别是老年人在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更多,也更复杂。在中国老年医疗健康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的背景下,综合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各类服务、能为老年群体提供连续性健康服务的康养项目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聚焦服务老年群体的“以医疗为基础保障的,医养相结合的康养服务”将成为康养城市的重要的产业基础和康养城市竞争力。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并逐渐完善的康养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全方位的康养服务模式创新。因此,医疗环境指标中的医院数量、医疗人员数量、床位数量等成为支撑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也是康养城市的评判标准之一。

三、产业融合指标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下明确目标: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康养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康养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多产业“康养+”的联合概念,涵盖养老、文化、旅游、农业、医疗、体育、保险等产业。产业融合度,也体现了康养城市提供高质量康养服务的能力,同时也是康养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因此,产业如何融合,其融合度如何都是康养城市的重要评价方向。

四、民生幸福指标

生活在康养城市的人们,应该是幸福的,一座好的康养城市还必须是宜居的,能让当地民众具有获得感、幸福感的。因此,城市的交通便利度、生活设施的便利度、消费居住成本的适宜度等都是康养城市的重要评价指标。

五、康养政策指标

在康养城市的建设中,政府的重视,配套政策的完善,都是影响康养城市建设、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很多的支持政策,通过城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的康养政策以及政策执行况进行分析,是判断康养城市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就如营商环境的改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一样,康养政策对于康养城市的建设,影响深远。同时在城市层面,制定康养产业的发展规划,也是影响康养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措施。康养政策、产业规划等构成了康养城市的政策指标,通过政策和产业规划,对康养产业发展形成强大的支撑,成为构建康养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