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政企携手 打造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广州品牌

+1

-1

收藏

+1

-1

点赞429

评论0

11月16日,广州市民政局举办了2021年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活动由市核对和养老中心具体承办,每年举办一次,目的是促进更深入更广泛的政企交流。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共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同绘幸福养老美好愿景”,旨在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为养老服务供需双方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广州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嵌入式养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颐康中心等项目的社会化运营。

文/信息时报记者 马泽望 通讯员 廖培金

图/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叶伟报


交流会现场。

三届活动举行至今对接两三百个项目

2019年以来,广州市已连续举办了3届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今年的活动以广州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宣传视频拉开序幕,除了请各区民政局介绍养老服务项目需求,8家养老服务机构介绍其在养老服务领域的经验及优势以外,还增设了现场签约环节,同嘉路物业养老机构改造项目、天河区龙洞街道颐康中心项目、增城区永宁街道颐康中心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签约金额达到6589.65万元。随后养老服务供需双方自由洽谈对接养老服务相关项目,各区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进一步筛选符合要求的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政企双方携手打造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广州品牌。

参加此次活动的广州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下称慈爱嘉)理事长何欣怿向记者透露,慈爱嘉从2017年开始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今年已经是入选广州市首批五星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及综合服务平台的四家机构之一。“机构成立之初也有经常和街道以及政府沟通,政府开设这一对接交流活动之后,我们连续3年都有参加。3年来,我们依靠对接交流活动,打通了不少平台,完成了一些采买项目,如今平台在广州已经承接了10个颐康中心,除了海珠区和荔湾区之外,广州其他各区都有(承接)。”

据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严福长介绍,在推进广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非常强调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在建设养老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希望更多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包括保基本、兜底线、强监管,还有搭平台、重扶持这些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不断地撬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政府资助和政策推动下,广州市75%的养老机构,98%的居家老服务综合体,95%的家政养老服务,97.5%的长者饭堂,都是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广州养老相关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发挥了社会力量在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发展养老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严福长说:“这次活动搭建了供需对接交流的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今天共有3个项目现场签约。2019年举行对接交流活动以来,共有两三百个项目进行对接,对接金额超过三个亿。”


交流会现场。

政府主导,落实多项扶持政策

严福长表示,目前广州养老机构床位共有7.5万张,差不多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0张,这一比例在全国来说是处于比较高水平,“目前这一状况算是比较能有效满足广州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

然而,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数量庞大的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来了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广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有序出台《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关于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六十多份政策,形成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评估、服务监管等顶层引领的基本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下一步我们更多的是要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供给结构,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增加嵌入式以及护理型床位的占比,更好地满足老年人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准入门槛方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落实养老机构线上办理属地备案;率先实现经营性民办养老机构与公益性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对本地、外地和境外投资者举办养老服务项目实行同等待遇。在用地瓶颈方面,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5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打通利用既有房屋举办养老机构消防、规划障碍,通过盘活闲置物业,强化公建配套、借力城市更新等方式统筹整合辖区社会资源用于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同时加大资金扶持,落实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各类补贴政策。降低场地成本,优化城市更新布点规划,新建居住区和城市更新公建配套设施无偿移交街镇,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并实行租金优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登记管理、继续教育制度,每年培训5000人次养老护理员及管理人员。

活力充沛,养老企业总数全国第一

据介绍,目前广州市拥有的养老相关企业高居全国第一,共7763家,占广东省总量的34.6%。全市75%的养老床位、98%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7.5%的长者饭堂、95%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设立香港独资、中法、中日合资合作养老机构4家,涌现出一批立足广州、辐射全国的品牌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力量已经成为广州市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

同时,政府不断推进社会化改革,出台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工作指引,分类推进实施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探索实施项目合作、委托运营、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BOT(建设—经营—转让)和服务项目外包等模式,实施公建民营的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占比达到50%,实施或筹备实施社会化改革的农村敬老院占比30%。


天河南街居家养老的老人。

突出重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广州市欢迎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颐康服务站、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和适老化环境体系建设。

全面加强颐康中心主阵地建设,在已建成颐康中心179个,实现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计划于2023年底前每个村(居)建立至少1个颐康服务站,在“街镇+村居”层面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运营,实现“1+N”基本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作为广州市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主阵地,为全体老年人提供全托、日间照料、短期托管、助餐配餐等基本养老服务。

持续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抓住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2021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机遇,将着力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的“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深化助餐配餐、医养康养、家政养老“3+X”创新,做实服务网络、做细服务链条、做优服务供给。

着力打造适老化环境体系,全力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打造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场景,根据需求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专业化照护服务。在此基础上推进适老化改造扩面提质升级,扩大到居家环境、设施设备、公共场所、智能化产品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所有领域,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的适老化体系,建设适合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宜居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