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把老年教育送进社区送到老年人家门口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3

  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强调:“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努力让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均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把老年教育送进社区送到老年人家门口

  截至2022年年底,江苏省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82.46万人,占比19.36%,其中96%以上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南京市秦淮老年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从南京市人口老龄化实际出发,从南京市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实际出发,在现有基础上改革老年教育模式,创建法律、金融、医养、语言文史等四个公益教育内容,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任课教师(律师)带着老年学员将法律、金融、医养课程等送教到社区,送到老年人家门口。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老年群体的法治意识,有效维护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提升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秦淮老年大学与南京市律协秦淮分会民委合作共同开设为期两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法律课程。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了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民法典》精神落地生根,南京市律师协会秦淮分会民委的律师受邀作为秦淮老年大学法律系民法典课程教师,利用老年大学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带着秦淮老年大学法律系的老年学员把《民法典》送进社区、送到老年人的家门口。

  身为律师的教师以民法典概述及民法典关于自然人的新规定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司法案例给社区老年人讲解《民法典》。教师的讲解风格既具有深度又非常贴合老年人的理解能力,通过讲授这些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消除了社区的老年人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疑虑和困惑,同时也为他们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规定,帮助社区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法律规定。

  《民法典》进社区、走进老年人家门口活动,受到了社区和老年人的欢迎,不仅增强了老年人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老年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还解决了老年人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夯实了法治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法治基础。

  (周朝东,系南京市委党校教授;黄劲松,系南京市秦淮老年大学副校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