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文章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数字化转型助推新质生产力培育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作者:李聪聪 朱念念 边文晶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立足国内,我国网民数量、数据资源、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球领先,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牵引下,还将催生更大规模、更加多元的内需市场,这将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更多条件和可能。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当前,要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助推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一是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装备数字化发展,打造标杆企业,发挥数字协同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龙头骨干企业的赋能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上云用数赋智”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行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工程,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建设5G全连接工厂,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解决方案供给,加快提升工业大数据价值。组织实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化转型。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商务,持续推进“数商兴农”,创新发展数字内容,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布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

  二是深化“互联网+社会服务”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提供更多条件。推进教育教学、体育健身、医疗健康、文化服务等领域数字化,提高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水平。强化就业、社保、养老、托育、助残等重点民生领域社会服务供需对接,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和共享水平。加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供给,加快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运用数字技术为弱势群体生活、就业、学习等增加便利。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能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从教育内容和目标出发,切实提升教育实效,从而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品德+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以数智技术和思政教育融合而生的“慧思政”平台,瞄准高校思政课师生数智时代的教学与学习需求,利用数智技术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其一,健全教育数字化的标准规范体系,作为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挑战和把握时代机遇的重要手段,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深入规划和实施,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机制,以加强数据、资源和算力算法之间的协同配合。同时警惕潜在的安全问题及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伦理问题等,让数字教育的发展更加规范有序、更好共建共享。其二,建立多主体合作的长效机制,以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筑牢利益共同体,推动各利益相关方形成合力,不断缩小数字鸿沟、消除数字壁垒,助力所有人享有更加包容、更有质量的教育。其三,构建“师—机—生”深度协同新模式可以赋能教、学、评、管、辅、研等多场景下的人机协作与创新,形成全领域、全要素、全链条的系统性深度融合新格局。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热点排行